一、什么是零申报?
零申报是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如11月申报所属期为10月份)没有发生应税收入(销售额),同时也没有应纳税额的情况,在纳税申报时就要零申报。
注意:这里说的是销售额,而不是利润!零申报是指营业额/销售额为零,不是利润为零。通俗讲,并不是只有盈利才交税,有盈利才交的是所得税。比如说增值税就是只要有营业额就要交的,哪怕利润亏损。
有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因为还没有经营行为,甚至还在亏损期,不用交税,就误以为不需要纳税申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零申报,在申报表的税额中填写为零,报送税务机关,否则要交滞纳金!
二、怎样才算零申报呢?
一般零申报是针对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来说的。
1、消费税:是根据收入计算征收的,企业没有发生收入,消费税就需要零申报。
2、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收入为“0”就可以零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果当期收入为“0”,但有进项税,则不能零申报。
3、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是根据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计算征收的,企业没有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就需要零申报。
4、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工资薪金计算缴纳的,如果工资薪金没有达到纳税标准的,那么,就要进行零申报。
5、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1)查账征收是按利润计算所得税的,没有利润不交所得税,要进行零申报。
(2)核定征收是按收入或者成本费用(如果不能核算,就按照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直接核定税额)计算所得税的,没有收入不交所得税,要进行零申报。
企业零申报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长期零申报就是异常申报。
三、长期零申报会有什么影响?
1、对于长期零申报的企业,会被罚款,严重的还会被稽查
连续3个月零申报属于异常申报,将会被税务机关纳为列入重点关注对象。一旦被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就会进行相关纳税评估,如果被评估发现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纳税人则就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被判定为非正常户可处500-2000元的罚款),接受税务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移送稽查。
如果连续6个月零申报,税务部门可以吊销税务登记证,个别税务部门会按失效户处理,如协调好可以做恢复,但要罚款。
2、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可能被税务纳入为走逃户
纳入走逃户很严重,会被纳入重大的失信黑名单中并且对外公告,本评价年度直接被判为D级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3、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并且纳税人持有发票的,则发票就会被税务降版降量,还要纳税人定期到税务机关进行发票核查。
4、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被税务机关核查到,税务局就会采用成本费用的方式(或者其他方法)来核定纳税人的收入。并且也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税款为依据,每天万分之五)
四、如何降低零申报的风险?
1、长期零申报,并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主动前往税务机关降版降量。销售额增多后,再携带资料按规定申请发票增版增量。
2、建立账本,做好账簿。毕竟一旦被查,首要就是提供账簿,如果没有,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3、诚信经营,合规核算。尤其注意当期有代开发票收入的纳税人,不要以为预缴税款就结束了,一定要按照规定前往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其实对于有些企业,零申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无收入,但是有进项税额,如果进行零申报处理,可能会因为未抵扣进项税额逾期抵扣造成不能抵扣的情况发生。
正确处理方式是在申报表对应的销售额填写“0”并把当期已认证的进项税额填入申报表从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在下期继续抵扣。
而对于刚起步无营业收入的企业,没有盈利,零申报就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由于聘请会计人员费用过高,代理记账就成为最好的选择。